经过自主申报、班主任审核推荐、学校面试与测试三个环节,树德中学近百学生进入英才班”。英才班实行创新教学,包含国际课程、大学选修课程、专项选修课程。

    昨天下午,成都树德中学首届英才班正式开班,第一课请来巴蜀鬼才魏明伦主讲。记者了解到,创建英才班是该校在我省新课改背景下,率先试点培养高中拔尖创新人才的探路之举。历经自主申报、班主任审核推荐、学校面试与测试三关,该校宁夏校区、光华校区、外国语校区近百名学生率先闯进英才计划,将接受学校专门安排的特殊的个性化教育

首节课程 魏明伦摆成才 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我是中国作家中学历最低的,我连一张小学毕业证都没有。昨天下午4时,在成都树德中学宁夏校区,近百名首期英才班学生齐聚一堂,开始第一堂特殊课程。作为主讲老师,巴蜀鬼才魏明伦的成长之路吸引了每一位学生。

    1小时40分钟的课很快就结束了,许多学生意犹未尽。下课前,魏明伦欣然题写独立思考四个大字。据成都树德中学校长陈东永介绍,以后,学校还将邀请众多社会名流、专家学者、企业高管、政府官员担任英才班辅导员、导师,让学生们学习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选拔标准 不以分数论英雄 过三关筛出专才

   怎么才能进入英才班呢?校长陈东永介绍,要经过自主申报、班主任审核推荐、学校面试与测试三个环节。据了解,首期近100名学生,都是通过了这三关,从数千名学生中脱颖而出的。

   “学校面试与测试和各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一样。陈东永说,我们还非常看重学生已经取得的成绩,比如参考学生已经发表的作品,以及是否有担任学生干部或参与策划组织大型活动的经历。

   “这里面肯定不乏一些偏才怪才,我们希望脱离以高考为首要目标的藩篱,通过个性化的培养,发掘个 别学生的潜在专长,从而不至于这部分学生被埋没,这也是英才班的一个初衷。”“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不以分数论英雄。陈东永说。

培养模式 大学专业课高中上 打造个性化创新人才

    陈东永介绍,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学校实行创新课程,包含国际课程、大学选修课程、专项选修课程。注重学生的创新环境、活动体验、知识探究与创新实践。比如一个学生初中阶段就在计算机或者考古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那么我们将从高一开始,根据这名学生的特点,有意识地强化他在这些方面的教育,提前把高校的教授请进学校,对这名学生实施双导师制的教育。

创新模式 根据兴趣来学习 怪才学生最爱看小说

   第一期英才计划学生名单中,根据特长和潜质把学生分成了四大类,即:科学技术、文学语言、艺术体育、组织领导。学生们根据不同类别接受领袖力、实习力、实践力、创造力四大课程。其中前三大课程为必修课程,创造力课程为选修课程。而在组织领导类的课程中,学生将专门接受领袖培养、青年党校、创意设计、对外交流、大量社会服务、领袖学生峰会等与众不同的学习。

    这种培养模式与高考指挥棒矛盾吗?陈东永表示,学校允许学生每周半天进行自主探究。我们将对入选英才班的学生采取个性化的评价,通过一些免修免考来保障他们的自主学习与深层次探究。

    对于未来的学习,几乎每个英才班学生都充满了期待。我特别喜欢看小说,从小到大看了不计其数的小说,希望以后在文学创作方面有所成就,就像先生一样。一名高一学生说。

    陈东永表示,学校将对取得突出创新成就的学生,依托国内一流办学水平的树德中学国际部等资源,向海内外高校推荐。

 


陈东永校长与魏老亲切交谈


魏老寄语树德学子“独立思考”


 

魏明伦简介

 

魏明伦(1941-)四川内江人。当代著名戏剧家、辞赋作家,被誉为巴蜀鬼才。童年失学,九岁唱戏。1950年参加四川省自贡市川剧团,先后任演员、导演、编剧至今。

  14岁即开始发表习作,16岁即被反右株连,尽经坎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脱颖而出,以一戏一招的创新精神先后写作《易胆大》、《四姑娘》、《潘金莲》、《夕照祁山》、《中国公主杜兰朵》、《变脸》、《巴山秀才》(合作)、《岁岁重阳》(合作)等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戏曲文学戏本。《易胆大》与《潘金莲》破例双双荣获1981年全国优秀剧本奖。《巴山秀才》再获1983年全国优秀剧本奖;连中三元,剧坛罕见。《巴》剧英译本在美国夏威夷大学学报发表,后收入王季思主编的《中国当代十大悲剧集》。

  1985年底《潘金莲》问世,引起社会各界大讨论。争议扩大到港台欧美,余波回荡十年不止。全国几十个剧种,二百余个剧团纷纷争演《潘》剧;并由香港影视剧艺社、台湾国立复兴剧校移植上演。近年《潘》剧连续参加台湾第十四届国际艺术节,新加坡第四届国际华族文化节等等境外演出盛会。剧本由海内外几十家报刊转载;单行本出版多种,英译本在美国发行,又被选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精品大系》、《八十年代文学新思想丛书》、《中国现代派作品大系》

  1992年,《夕照祁山》获第六届振兴川剧调演优秀剧本奖,名列第一。剧本由《中国作家》与香港《大成》杂志破例发表。

  1993年,《中国公主杜兰朵》由北京京剧院带到意大利演出;1995年又由自贡市川剧团带到第四届中国戏剧节参赛,一举夺魁,囊括优秀剧本、优秀演出等十一项大奖。

  九十年代兼涉影视,曾应邀出任1993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总撰稿;领衔创作《众人划桨开大船》等节目获得多项春兰杯奖。最近担任电影《变脸》的编剧,该影片获1995年度中国电影节华表奖(政府奖)最佳合拍片奖、金鸡奖最佳合拍片奖、珠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首都大学生电影节特别奖、东京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柏林电影节最佳儿童奖;96香港十大华语影片。

  八十年代末期写杂文,以其内涵与形式双重特殊引起文坛和社会反响,乃致出现魏明伦是戏剧第一还是杂文第一之说。代表作收入《中国杂文大观》、《二十世纪中国散文精品集》、《新华文摘》、《笔会文粹——走过半个世纪》等。

社会荣誉

1987年新华社《半月谈》公布魏明伦为中国当代九大剧作家之一;1988年被天津《艺术家》评选为中国艺术界十大神秘人物之一;1993年在武汉举行的中国现代戏曲研究会上,被湖北省艺术研究院等学术机构联合推选为新时期中国戏曲界四大怪杰之一。